從「如果你投資股票,建議最好不要超過20隻。」談起……

壹、前言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你投資股票,建議最好不要超過20隻。」,這是巴菲特的投資心得,許多投資者也將這金句奉為圭臬,巴菲特也確實「大致」做到了(註),為什麼說「大致」,因為巴菲特的波克夏控股公司其實持有將近50家公司的股份(超過20隻),而前十大持股公司所佔的比例將近83%,如果再加進來11~20大公司,則前20大持股公司的比例將會來到94~95%,所以從比例上來看,巴菲特的投資確實集中在20隻股票,但事實上還是投資超過20隻,如果將以前曾經持有但是賣光的IBM或沃爾瑪等公司算進去的話, 其實超過很多。所以,巴菲特的金句「如果你投資股票,建議最好不要超過20隻。」 ,其實巴爺爺自己也是超過的。

貳、對持股家數的看法

一、好股票很多,為什麼不能多買幾家?

既然巴菲特自己都持股超過20家公司,那我們為什麼不能持有超過50家甚至100家公司呢?美國銀行、可口可樂、富國銀行在波克夏的權重位居前五名,有其時間的因素,因為巴菲特持有上述三家的時間都非常的久,這三家公司的獲利也還算穩定,而且像是美國銀行與富國銀行還規模大到不能倒,大到就算發生金融海嘯,美國政府也要去救的程度,獲利穩外加不能倒,所以巴菲特或多或少每年增持一些,難怪變成權重前幾名的公司。

但就算是巴菲特,也不保證不會踩到雷,目前權重第六名的卡夫食品就是巴菲特踩雷的代表作。巴菲特是卡夫亨利食品的最大股東, 他曾表示對卡夫的品牌價值太過樂觀,以至於付出極高的代價(卡夫 KHC 的下跌,造成波克夏市值的減少),所以從這則新聞可以知道:即使是投資之神巴菲特都有看走眼的時候,而且看走眼的公司竟然還是他持股權重前十名的公司,如果這個狀況發生在我們身上,恐怕我們會把在其他公司的獲利都賠在卡夫這間公司了,因為巴菲特還有其他獲利穩定的公司可以弭平在卡夫的虧損,但是這是他長期投資的結果,畢竟巴菲特的資本太雄厚了,還禁得住在卡夫的虧損,而我們呢?如果我們在初入股市的時候,就挑了10檔自以為穩當的公司,如果其中一檔公司像卡夫從90元高點直線墜落到30元,跌了6成,我們是否承受得住?因為只有投資10檔,其中有一檔股票跌了6成,其他的股票恐怕很難彌補這樣的虧損。

但是如果您持有100家公司,其中一家打雷下雨了,就算歸零,影響的不過是1/100;反過來,如果只有持有10檔,其中一家歸零,影響總資產的比例可是1/10!我認為:如果連巴菲特的投資眼光都可以踩到雷,加思揚對自己的投資眼光可是一點信心也沒有,可是不投資又不行,銀行利率又這麼低,因此我只能將我的投資標的分散分散再分散,產業分散、市場分散、投資工具也分散,這樣加思揚才有安全感,就像下表中的股票都是加思揚分散持股的標的。

上表中股票分屬科技、食品、化學、生技、鋼鐵、電信與營建業,如果從2014/1/1各買一張,到了2019/11/25的投資報酬率,旭富最多,鴻海第二,但聯華食、興農、旭富、中鋼特、中華電、華固也不差。

二、集中投資代表高獲利嗎?還是伴隨著高風險?

巴菲特曾經在波克夏股東會說過:他的財富來自於少數投資,意思是大部分的財富來自於少數個股,其餘個股則獲利平平(客氣了,就算平平恐怕也很多);其實巴菲特以前也曾經持有過數百檔股票,但他集中火力在某幾檔,於是經過數年,創造數百倍以上的獲利,所以有為者亦若是,是不是我們也應該這麼做?

加思揚不這麼想,因為巴菲特會集中投資在某幾檔股票,想必是個人深思熟慮加上其財經團隊縝密研究才敢如此做,如果我要學巴菲特,除了個人頭腦沒這麼好以外,我也沒有財經團隊幫我研究公司獲利與經營狀況,也就是我根本沒能力學巴菲特,如果我硬是要學,經過自己三腳貓的分析,就買進自以為會大漲特漲的股票,然後還集中火力在某三檔、某五檔股票,甚至孤注一擲集中在某一檔股票,然後開始做著獲利數倍的美夢,我覺得最有可能的狀況是有沒有賺錢還不知道,但每天可能提心吊膽,因為每天該隻股票的漲跌可能就是全部資金的漲跌幅,漲5%就想著要不要賣了,跌5%就想著會不會再跌5%,然後每天盯著手機電腦患得患失,每天還google有沒有該隻股票的利空或利多消息,睡不著也吃不下,何必呢?其實集中火力在某幾檔個股,固然獲利可以極大化,但風險其實也跟著極大化了,可能的高獲利夾帶著必然的高風險,這一切的原因其實在於我不可能學習當巴菲特,能力根本天差地遠,也沒有財經團隊幫助我,怎麼可能看了巴爺爺的書或五十金句,就可以學得到巴菲特的投資知識與技能呢!

三、認清自己不是巴菲特,或許把「投資」想成「分潤」會更好。

每當在ptt看到畢業文,就會覺得有朋友把「投資」變成「投機」了,「投機」或許有機會,但有很大的機率,成功的那個人並不是你我,或許這次「投機」成功了,但難保下次不會連本帶利一同賠進去,否則畢業文從哪裡來。

加思揚沒有金融證照也沒有金融背景,對於買股票,自認談不上是「投資」,總覺得是巴菲特那種等級的才叫「投資」,我把買股票視為「分潤」- 分享企業經營的利潤,企業有了利潤才能發放股息,我們買進穩定配息的股票就可以「分潤」,臺灣有很多中小企業可以穩定的發放股息,這些企業主或經營階層腳踏實地的經營公司,或許規模不像台積電、鴻海龐大,盈餘也不如大立光耀眼,但只要能成為這些公司的股東,就有機會每年領取穩定的配息、參與企業經營的紅利,沒有賺錢的公司不可能連續發十年股息給你的,因為這些錢都是要進股東口袋的,沒有賺錢,難道公司老闆借錢發股息給股東嗎?。
就拿今年漲漲漲的台積電與中華食來比較,2012年初開盤以7萬5與2萬8分別買進台積電與中華食各一張,經過了7年,台積電的獲利高達4倍,但中華食也有3.36倍,買進高科技的晶圓代工也沒比賣豆腐的中華食獲利要好上多少,而且還可以思考,當初買台積電1張的錢,可以買2.5張的中華食,也就是以同樣金錢買進中華食可以享受2.5個3.36倍的獲利,當然不能這樣子去做比較,畢竟台積電對台灣整體的發展還是比較重要的,但是對加思揚而言,兩者會一視同仁,我不會高估台積電也不會低估中華食,我會以同樣的金錢同時買進兩者(請參閱另一篇文章:以5%股息殖利率為目標,投資台股複利的七個想法)。

註1:台積電在2019年改季配息,2019年的股息以8元計。
註2:中華食2013與2017年分別發放100股與110股,累計股利並沒有加入這210股在之後衍生的股息。

註:波克夏公司持股摘要表(108/11資料),參考https://buffettonlineschool.com.tw/brk13f2019q3/

股票代號公司名稱權重
AAPL蘋果25.96%
BAC美國銀行12.60%
KO可口可樂10.14%
WFC富國銀行8.89%
AXP美國運通8.35%
KHC卡夫食品4.24%
USB美國合眾銀行3.41%
JPM摩根大通3.26%
MCO穆迪2.35%
DAL達美航空1.90%
GS高盛1.77%
BK紐約梅隆銀行1.70%
LUV西南航空1.35%
GM通用汽車1.26%
VRSN威瑞信1.14%
CHTR特許通訊公司1.04%
DVADaVita(德維特)1.03%
UAL聯合航空0.90%
VVisa0.85%
MA萬事達0.62%
LSXMKLiberty Media Corporation 0.61%
COST好市多0.58%
PNCPNC金融服務集團0.57%
AAL美國航空0.55%
AMZN亞馬遜0.43%
TRV旅行家集團0.41%
SIRISirius XM0.40%
MTBM&T銀行0.40%
AXTA艾仕得塗料0.34%
SYFSynchrony Financial0.33%
STORSTORE Capital0.32%
LSXMALiberty Media Corporation 0.29%
QSRRestaurant Brands0.28%
GLGlobe Life Inc.0.28%
PSXPhillips 660.25%
STNEStoneCo Ltd.0.23%
LBTYALiberty Global0.23%
SU森科能源公司0.16%
OXY西方石油公司0.15%
TEVA梯瓦製藥工業0.14%
RH復修硬件0.10%
LBTYKLiberty Global0.08%
LILALiberty Latin America0.02%
PG寶僑0.02%
JNJ嬌生0.02%
LILAKLiberty Latin America0.01%
MDLZ億滋國際0.01%

投資警語

投資一定有風險,網站資料僅為個人投資紀錄回顧與心得整理,並無任何推薦股票買賣的意思,亦不負擔買賣盈虧的法律責任,任何的金融投資皆須自行評估與研究,自己的投資人生請自己負責。
本文內容已力求資料正確,不保證內容完全無誤,如有錯誤,請來信或留言告知,感恩。

2 comments

comments user
Edward lin

觀念正確

不過我都挑連續三十年配息的傳統股市

少量+分散倒是比較簡單的做法

不過己萬點之上

目前還是傾向⋯⋯⋯⋯⋯等待

    揚 加思
    justyoung

    感謝Edward大的提醒,的確,萬點之上,大部分的股票都不便宜。
    目前的作法是「等待」與「股息再投入」,不另外花錢投入(要留錢在外面等),投入原則還是「少量+分散」,等得到崩盤很好,再一次的財富重新分配;等不到也沒關係,因為股息也每年再投入,還是會賺,少賺沒關係,就像大大的說的,萬點之上,all in的風險太高。

    Edward大能夠月領4萬的股息(債息),小弟很佩服。

發表迴響

You May Have Mi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