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全民共享普發現金?!是因為大家超額繳稅嗎?

Spread the love
圖片來源:pixabay

今年初行政院拍板全民普發6000元,是因為去年(2022年)稅收超徵約4500億元,所以「還稅於民」。沒想到,國民黨立委賴士葆10月2日爆料,今年稅收有望超徵4000億元,每人可發放1萬元。至於今年是否能再普發現金?財政部長鬆口回應了!

原文連結:https://tw.news.yahoo.com/快訊-今年普發現金2-0-立委籲-每人1萬-053724235.html

一、普發6000元多是拜台積電等企業經營績效之賜

看到上述的新聞,就想到今年4月1日開始登記發放的全民普發6000元現金,資金來源為去年全國稅收超徵4,500億元,因此行政院在1月拍板,將其中的1,800億元,扣除預留400億元以應不時之需,而其餘的1,400億元,則以全民普發6,000元的形式「還稅於民」。當時的行政院長蘇貞昌解釋,稅收超徵並非政府透過不當的賦稅制度超收人民的錢,而去年稅收之所以出現「實徵數」較「預算數」多的情況,主要是去年台灣經濟成長表現出色、超乎預期 。而今年的實徵稅收可能又會超過預期(應該說是預算),於是才有上述賴士葆委員提議明年可能可以再普發現金1萬元的說法。
回頭思考,今年普發的6000元現金是因為政府沒想到去年可以課到這麼多的稅,所以行政院規劃「還稅於民」,但追本溯源,這超徵的4500億元真的是來自於民眾個人所繳的稅嗎?其實不是,而是蘇院長所講的「台灣經濟成長表現出色、超乎預期」,根據財政部數據顯示,超徵的 4,500 億元有八成來自於企業的營利事業所得稅,也就是有3600億元來自於企業的營利事業所得稅,而且台積電、陽明、萬海、長榮、國泰金等前五大企業就貢獻了 1,165 億元(資料來源: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3/01/06/business-tax/),前年政府並沒有預計去年台灣企業可以賺到這麼多錢,可以繳那麼多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因此決定今年「還稅於民」,可是我們要思考的是……既然要「還稅於民」,應該是還稅給這些賺大錢、超繳稅的企業或員工啊,怎麼會是全民普發6000元呢!後來才又圓回來說法為「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總之,你我等升斗小民,其實是拜台積電等大企業的福,讓我們都有6000元的零用錢可以花,這是大家應該要有的認知,並不是我們多繳稅了。

二、政府施政支出的資金以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與營業稅為主要來源

再進一步思考,其實政府本身財政支出的主要資金來源就是來自於稅收,部份泛國營企業(如中華電)雖然有賺錢,但還有賠更多錢的台電與中油,所以部份稅收還要被考慮拿來補貼台電與中油的虧損,但追根究底,到底政府稅收的主要來源為何?從以下財政部呂東浩科員整理的表格就能清楚知道2022年(民國111年)台灣總計賦稅收入為3兆2479億,其中以營利事業所得稅(31.6%)、綜合所得稅(20.2%)與營業稅(16.8%)為排名前三大稅收來源,三者合佔總稅收的68.6%,共2兆2268億,相對於112年中央政府的總預算為2兆7191億,其實兩者差距有限,可以說政府的總預算幾乎就是來自於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與營業稅,而且可以想像的是:台積電等多家大企業繳了大部分的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營業稅,而且這些大公司的員工也因為薪資所得較高,同樣也繳交了非常多的綜合所得稅。綜述以上資料,事實上就是幾乎半個以上的國家就靠這些大企業與其員工在支撐著,同時也嘉惠到我們其餘的人。

圖片來源:財政部統計處呂東浩科員。112年2月18日。https://service.mof.gov.tw/public/Data/statistic/bulletin/112/111年稅收徵起情形.pdf。

三、7%的高所得族群繳了75%以上的綜合所得稅

從上述第二點可知,2022年的國家總賦稅,有48.4%來自於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營業稅,接下來進一步探討佔比第二大20.2%的綜合所得稅,由於查不到最近2年綜所稅的相關資料,還好有記者鄭琪芳整理2020年的資料可供參考,從下表可以知道2020年所得稅率20%以上的家戶數佔比6.93%(4.56+1.68+0.14+0.45+0.10%),但6.93%的戶數繳了75.87%(17.32+19.32+3.06+16.77+19.40%)的綜合所得稅,而其餘93.07%的戶數(加思揚也在裡面),則是合力繳了24.13%的綜所稅。簡而言之,7%的戶數繳了3/4,而其餘93%則是繳了1/4。綜所稅如此,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營業稅也是如此,真相就是……幾乎整個國家的支出就靠這些大企業與有錢人來支撐,政府徵稅才能進行造橋鋪路等公共建設,也才有能力買飛彈飛機,而這些經營績效卓著的大企業同樣也提供了民眾的就業機會與扶植相關衛星廠商,只是政府也會為這些企業打造適合經營的環境,彼此共存共榮共生。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61654

加思揚的家戶綜合所得稅率為12%,在五個級距裡面(5%、12%、20%、30%、40%)屬後段班,意思是我的收入在政府規劃的所得稅率裡面屬於中下等級,就好比是李克特五點量表(非常低、低、普通、高、非常高)裡面的選項「低」。

四、結語

在資本主義的體制下,為了平緩貧富差距的問題,大企業與有錢人的賦稅與責任就越大,但每個人都是國家不可缺少的螺絲釘,就是因為大家,我們的社會才得以順利運作,如果我們的所得不高(綜所稅率低於20%),就更應該知道自己在資本社會中的位階,避免過度消費,買了不屬於自己所處位階的服務或商品,在儲蓄與消費努力取得平衡點,並讓自己生活得更舒服。同時也要對高繳稅率族群的貢獻懷抱著敬意,如果感覺這些企業剝削了勞動力而忿忿不平,那也可以自行創業開公司,自己當老闆,端看是否有能力罷了,也不用怨歎家裡本來就很有錢的人,抱怨自己投錯胎,因為那於事無補,我們也可以讓自己變有錢,讓自己成為富一代,總之,大家加油!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