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題有存在的必要性嗎?

Spread the love
圖片來源:pixabay

壹、反向題可用來刪選無效問卷嗎?

有部份學者專家提醒量化研究者在編擬問卷時,應該要適時插入幾題反向題。如果填答者惡意作答或不願意作答時,有可能沒有察覺到題目的問題可能是相反方向的問法,導致出現矛盾的答案。如果反向題的作答異常,可以作為廢卷處理的依據(邱皓政,2006)。但也有學者從填答者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 De Vellis(2003)、 Streiner&Norman(2008)就認為反向題容易造成填答者的困擾,而涂金堂(2012)亦認為採用反向題確實容易出現較不佳的題目品質,建議反向題的題數不要太多(每個分量表在3題以下)。綜合上述,其實量化研究學者對於反向題的看法並不一致。

貳、加思揚對於反向題的實務經驗

在加思揚協助多名研究生進行預試問卷分析的經驗中,反向題有時在決斷值分析(註1)就因為未達顯著差異而被刪題,要不然就是因素分析時的因素負荷量太低而導致刪題,幾乎沒有反向題能夠存活到正式問卷;我曾經就這個問題詢問填答者,得到的答案是他們本來填答得很順,突然間來了一個相反題意的題目,讓他們覺得很奇怪,甚至會覺得題目出錯了,還是會以正向題意來填答,甚至有的填答者還會在問卷留言表示該題是否出錯了,也難怪反向題在進行項目分析與因素分析時的數據都不是很好。

參、別鬧了,把反向題從量表拿掉吧

綜合上述,加思揚認為量表不需要有反向題,不要預設可能有填答者不認真作答的情形,填問卷不是考試,所以…別鬧了!別把反向題當作是陷阱題,而使自己的問卷陷入更大的麻煩;如果真的那麼喜歡反向題,也可考慮將所有的題目變成反向題!其實全部都是反向題,反而比較好填答,不會讓填答者錯亂。

以下列舉反向題與正向題的範例:

1.我不喜歡參與社區教育事務。
2.我不喜歡接聽社區民眾及學生家長的電話。
3.我不喜歡主動化解社區民眾對學校教育的誤解。
4.我總是主動努力地為學校爭取社區教學資源。(反向題)

1.我喜歡參與社區教育事務。
2.我喜歡接聽社區民眾及學生家長的電話。
3.我總是主動化解社區民眾對學校教育的誤解。
4.我不喜歡主動努力地為學校爭取社區教學資源。(反向題)

(完全反向題)
1.我不喜歡參與社區教育事務。
2.我不喜歡接聽社區民眾及學生家長的電話。
3.我不善於主動化解社區民眾對學校教育的誤解。
4.我不善於主動努力地為學校爭取社區教學資源。

(完全正向題)
1.我喜歡參與社區教育事務。
2.我喜歡接聽社區民眾及學生家長的電話。
3.我總是主動化解社區民眾對學校教育的誤解。
4.我總是主動努力地為學校爭取社區教學資源。

最後,如果研究者仍決定要在量表內加上反向題,除了反向題的數量要控制以外,陳正昌(2013)認為反向題的設計要留心,因為反向的反向,不一定就代表是正向,如,「我不討厭某個事物」不代表「我喜歡某個事物」。


註1:決斷值分析就是t考驗,將問卷的總分區分為高、低兩組進行各題項的t考驗,決斷值就是分析所得的t值,有顯著差異存在代表題目具有鑑別度,也就是可以保留題目進一步分析。舉例來說:數學考卷的某一個題目,全部的人都答對,考100的同學與考50分的同學都答對了,代表這個題目無論高分組與低分組,大家的答案都一樣,因此這個題目沒有鑑別度可言。相對的,如果某一個題目全班都答錯,考95分與考50分的同學也都答錯,那麼這個題目同樣沒有鑑別度,可能題目太難了或者題目出錯都有可能!一個具有良好鑑別度的題目,最好是高分組的同學都答對,而低分組的同學大多都答錯。

肆、參考文獻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涂金堂(2012)。量表編製與SPSS。台北:五南。
陳正昌(2013)。SPSS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De Vellis, R. F. (2003).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Vol. 26).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Streiner, D.L. and Norman, G.R. (2008) .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ir development and use. 4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文章更新歷史:
2022/06/21第一次更新

發表迴響